新聞中心About Us
首頁 >新聞中心讀懂這篇文章,你基本上可以做高管了
發布時間:2018-07-16 瀏覽:5601次
如今在這個經濟轉型、企業重新洗牌的年代,“充電”一詞真的太時髦了,尤其是企業高管,各種培訓趕場更是樂此不疲,但又有幾個能夠知道“ 原來做得風生水起,而換了領導后就掩蓋鋒芒而碌碌無為”的緣由?
《三國演義》里的曹操,用計收了徐庶徐元植,卻沒辦法發揮出徐庶的才華,唯有一點值得肯定,那就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劉備的勢力,變相的為自己的創業路上解除了阻礙,但實際上這是在埋沒人才。
而《康熙王朝》里面的康熙在征服姚啟圣時的手段,那就是另外一種境界了。劇中的姚啟圣作為一個有才能的儒者,按說為朝廷效力才是正路,但儒者心里面都會有儒者的驕傲,姚啟圣覺得滿人的朝廷并不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想法,并不能讓他建功立業,認為滿人只有能夠鎮壓漢人一時的刀,沒有能讓漢人心服的知識,所以姚啟圣不想好好做滿清的官,因為注定會失敗的事沒有人會想做,以至于別人做官是越做越大,而姚啟圣官是越做越小,這也是儒者固執的結果。
反觀康熙,他知道姚啟圣是因為歧視作為統治階級的滿人,歧視官府和官員,才會有現在的狀態。在初見姚啟圣的時候,康熙就直白地說他想要殺了姚啟圣,這就體現出了康熙的高明之處,就是在告訴姚啟圣,我康熙是一個光明磊落、明察秋毫的明君。
姚啟圣沒有害怕,也沒有反駁,因為康熙想的是對的,他認同康熙的想法。如果這時候康熙殺他,反而會覺得證明了康熙是個昏君他死得其所,這也是現實中很多人才固有的不肯違心求全的特性。而康熙也說他最恨的就是這種人,最沒辦法的也是這種人。姚啟圣否定了大清的未來,甚至還想挖大清的墻角,當然被康熙所恨。但是姚啟圣有自己的成體系的想法,而且姚啟圣性格堅毅,對這樣的想法甚至覺得重于生命,就算康熙用他的生命來威脅,姚啟圣也不會放棄這種想法。所以姚啟圣說暴君殺人圣君誅心,暴君只想消滅掉這種有危險思想的人一了百了,而圣君卻想要消滅掉這種思想。因為只要一個思想有存在的土壤,一個人死了,會有無數人出現。而如果一種思想被否定了,那么這個人會成為你的助力,接著其他抱有這種思想的人也會放棄這種思想歸順于你。只有這樣才能最簡單的讓一群人和你一條心,人才是很重要的,而和君王一條心的人才才是可以放心用的。
康熙在起駕回京的時候讓姚啟圣同坐龍輦,并且刻意讓他翻閱孜孜以求的書籍,讓姚啟圣感知到自己是一個飽學的圣君,不為圣君效命或還是無所作為的人,毫無疑問就是廢物,意在拋給姚啟圣一塊試金石,逼得姚啟圣有進無退,后續又對姚啟圣委以重任和言聽計從,徹底殺死姚啟圣原先的思想和偏見,因此才有了康熙收復臺澎大業的成功。
最后明珠對姚啟圣說的話就解釋的一清二楚了,說圣君即殺人,也誅心。沒錯,這才是圣君的做法,圣君可以殺人,也可以誅心。當一種思想的潛在危險很大,但是短時間還不會爆發,對君王的利益不會有損害的時候,那么君王就可以選擇誅心。如果這個人秉持著這種思想短時間內有可能危害到君王的時候,那當然就要先消滅掉這個人,再研究怎么樣消滅掉這種思想存在的土壤。
培訓趕場效果如何?讀懂這篇文稿才是正道!
作者:趙群飛